在QPQ处理的氮化温度(510-580℃)下,工件表面的高浓度N、C原子向内部扩散,先形成在α-Fe中的固溶体。随着表面原子浓度的提高,逐渐形成γ′(Fe4N)化合物和ε(Fe2-3N)化合物。终由工件表面向中 心形成N、C的浓度梯度。渗层组织为化合物层ε相、ε相+γ′相、γ′相,化合物层以下是N在α-Fe中的固溶体,形成扩散层。因此,
QPQ处理后的工件渗层组织由三层构成:外表为氧化膜;中间为化合物层;向内为扩散层。其中以化合物层很为重要,其主要组成为Fe2-3N,它是提高耐磨性的可靠保证,同时它的抗蚀性也很好。氧化膜的主要作用是与化合物一起构成很好的抗蚀层。同时它处于多孔状态,可以储油,减少摩擦,对提高耐磨性有利,同时还有美化外观的作用。扩散层主要作用是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,对增加细薄件的整体强度和弹性也有很大的作用。具有以下作用:
良好的耐磨性、耐疲劳性能
该工艺能很大地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,降低摩擦系数。产品经过QPQ处理后,耐磨性比常规淬火、高频淬火高16倍以上,比20#钢渗碳淬火高9倍以上,比镀硬铬和离子氮化高2倍以上。疲劳试验表明:该工艺可使中碳钢的疲劳强度提高百分之40以上,比离子氮化,气体氮化效果均好。该工艺特别适合于形状复杂的零件,解决技术关键,让变形难题迎刃而解。
QPQ处理工艺
2.良好的抗腐蚀性能
对几种不同材料、不同工艺处理的样品按同样的试验条件,按ASTMBll7标准进行了连续喷雾试验,盐雾试验温度35±2℃,相对湿度>百分之95,百分之5NaCL水溶液喷雾。试验结果表明,经QPQ处理后的零件抗蚀性是1Crl8Ni9Ti不锈钢的5倍,是镀硬铬的70倍,是发黑的280倍。